电网针对电荒的高压战略
“电荒重现并非没有可能!”面对2007年电力已经定局的供应平衡现状,国家电网公司一位内部人士的表情并不轻松。在他看来,从中国经济两位数的持续高增长看未来电力需求,面向未来的电力供应还远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作为中国未来电力“高速公路”的特高压工程,尽管受到争议,却正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经济未来的电力能源供应减压。
15年后的能源大考
“在我印象中,近20年来,电力供应从短缺到平衡再到短缺至少已经有过两次转换。”尹积军,国家电网公共关系部一位负责人,见证了近20年的电力发展历程。在他看来,电力投资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供应,其建设必须有前瞻性。“当你意识到缺电的时候,往往已经为时过晚,已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国家GDP核算的权威人士许宪春近日预计,“到2020年,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中国经济将超日本。”
国家电网公司一位电力专家分析,就算中国15年后的人均用电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届时我国的电力需求总量也将是非常惊人的。“也就是说,如果现有的能源供需格局不能尽快改变,电荒很可能重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因此受到制约。”
而且,还有一块潜在的需求不容忽视:那就是农村城镇化之后产生的新的、潜在用电量需求同样巨大。记者看到的资料显示,有些农村家庭1个月才只用到一度电,15年之后,农村市场的用电增长将成几何级数般增长。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预计,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需达到70000亿千瓦时左右,发电装机容量在14亿千瓦左右。
“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时期,电力需要适度超前发展,发电和电网建设需要打一定的超前量,要着眼于动态的未来需求。一个电源工程项目上马从规划审批立项到投产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上述专家解释说。
另一个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问题。在电力短缺时期,最重要的是尽快满足需求,而短缺问题初步解决之后则要考虑经济问题,我国的能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分布极不协调,在一次能源领域西南部占全国的2/3,而GDP却大部分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继续主要依靠运输一次能源到经济中心区域转化为电力还是在能源基地就地把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哪个更能满足需求,哪个更经济,这是眼下必须要回答的结构问题。而这种结构一旦需要调整,就不是三五年能够解决的。特高压的减压效应
保证电力供应而言,发电、送电必须协同作战。
按照国际惯例,电网和发电配套投入应当匹配,通常为6∶4,可是中国过去的投入比例一直在4∶6左右。“比例失调对未来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尹积军说。?
电力高峰同样考验电力输送。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的远距离运输格局,造成了运力上的巨大压力。
“四川电力市场和华东、华中市场有很强的互补性。华东、华中的枯水期正值四川丰水期,每日的用电高峰也比四川晚来两个小时,”电监会成都监管办副专员马军杰说,“如果有一条线路,将区域市场间融会贯通,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电力调配问题。这对国家目前提倡的节能减排战略,善莫大焉。”
基于此,国家电网率先提出了特高压的电网发展战略构想,并在“坚强电网”战略指导下,开始实施“特高压战略”。
尹积军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在2000公里范围内,在西部煤炭基地建电厂通过特高压输电到东部负荷中心比直接在负荷中心建电厂发电更经济,可以降低东部发达地区供电成本0.03~0.1元/千瓦时。“未来大火电、大水电、大核电的发展是趋势,另外,在西部建设电厂,实现能源就地转化,增加了西部能源的附加值,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他强调,“这要有更大输送能力的电网与之配套。”
“对于外界认为这种投资规模过大的说法,应当理性地看待。关键是电力发展的结构要不要调整,如果确立了西部和西南部的能源要通过输电方式向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即使不用特高压的方式,也同样需要与特高压相当或更高的投资规模来解决。 ”有设备厂家表示,“特高压战略的绝大部分设备都面向国内电力设备厂商招标,极大的促进了上游产业的升级。”
实际上,特高压也不失为一种环保的选择。“建设特高压网架,将西南水电和西北煤电大规模向东部负荷中心输送,相应减少中东部燃煤电厂建设,在改善受电地区环保压力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我国因大气污染等造成的总体环境损失。” 一位从事电力规划工作的人士说。
下一篇:视频监控传输的几种方式和优缺点?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常见故障解析